作者:少章
发布平台:LOFTER
链接:https://sz0729.com
SUMMARY
31、你们之间除了君臣关系外,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私谊吗?如果有,这种交情最初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建立起来的?
瑜:有,之前说过了,出于攀龙附凤的目的,我把他拐回了家。
策:(对周瑜笑)那时候明明你才是千金之子。
Q:(掏竹简)“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。”,那除了友情,还有点别的没?(搓手)毕竟十四五岁正是“知好色则慕少艾”的年纪。
策:(正经脸)我不止好他的色。
Q:_(:з)∠)_明府你真直白,那么谁先告白的?
策:自然是我。他明明喜欢我,又不肯说,只好我来了。
瑜:(对孙策)那是因为我们拜母在先,已经是兄弟,再提晨风北林之事,显得不顾伦常。
策:(凑到周瑜耳边,撩拨)不顾伦常?那怎么我一提,你立刻就点头了?心里早就不想顾很久了吧?
瑜:(干脆承认)是,心中渎兄犯上许多回。
策:(反倒有些可疑的脸红,安静下来)
Q:那两位后来成为君臣,有影响到这段私情吗?
瑜:没有。“知好色则慕少艾,仕则慕君。”,都不用移情,多方便。无非是渎兄变渎君罢了。
Q:好有道理……那么明府你在周宅从中平六年春一直住到了初平二年春,随父北上为止,一共整整两年,这两年里除了发展感情,还干了点什么?
策:练御术,东方少马,天下不太平的时候就更少了,我原先的御术不太好,正好他家有马有地,可以练练。
瑜:我陪练。
Q:(ΦωΦ)那有一起读书吗?
瑜:有是有,不过我们读的书目重合率不高,除《诗》《书》《左传》以外,他读的《易》《论衡》,我读的《礼记》《公羊》《国语》。
策:(摇头,对周瑜)你和仲谋都不爱读《易》,我都没地方交流去。
蒙蒙:(对孙策)……难怪将军你让我读《易》。